2025/08/20 13:04
进行抗阻训练时,为了构建均衡、功能性强且能有效预防损伤的体格,需着重强化全身主要肌群,尤其关注那些构成人体运动基础和稳定核心的大肌群。推力链肌群,包括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是完成推、举动作的基础;拉力链肌群,如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和肱二头肌,负责拉的动作并维持良好体态;强大的下肢肌群至关重要,臀大肌、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三头肌支撑着行走、奔跑、跳跃等基本功能,并消耗大量能量;核心肌群(腹直肌、腹斜肌、腹横肌、竖脊肌等)则像身体的天然腰带,连接上下肢,维持脊柱稳定,保护内脏,是几乎所有复合动作力量传导的枢纽。忽视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可能导致肌肉失衡、姿势不良或增加受伤风险。
哑铃重量的选择是训练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需遵循个体化与渐进原则。初始重量应以能标准、有控制地完成目标重复次数范围(如增肌常用8-12次,力量训练常用5-8次)的最后1-2次感到明显吃力但动作不变形为准。若轻松完成所有次数,则需增加重量;若无法完成最低目标次数或动作严重走样,则表明重量过大。新手务必从较轻重量开始,专注于学习正确的动作模式,感受目标肌肉的收缩,避免因贪重导致受伤。随着力量增长,应定期(如连续两次训练能轻松完成目标次数范围上限)小幅增加重量(2.5%-10%),这就是渐进超负荷原则,是持续进步的基石。不同肌群力量差异大,应分别为其选择合适的哑铃重量,例如深蹲或硬拉使用的重量通常远大于弯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