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07:24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源于大脑黑质区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导致运动功能受损。其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如LRRK2或SNCA基因突变,约占10%的病例;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或工业毒素,可能引发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年龄是最主要风险,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上升。α-突触核蛋白异常积累形成路易体,是核心病理机制,促使神经元死亡和神经炎症加剧,最终破坏运动控制回路。
该病的高发人群集中在老年人群体,特别是65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倍增。男性比女性风险略高,可能与激素差异或职业暴露相关;有家族史者风险增加两到三倍,表明遗传易感性。其他高危群体包括从事农业、制造业或长期接触神经毒素的职业工人,以及头部创伤史患者。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可能降低风险,但总体而言,城市化环境和人口老龄化正推动全球发病率上升,预计未来患者数量将持续增加。
帕金森病的发展规律呈渐进式,早期症状通常始于单侧震颤、肌肉僵硬或动作迟缓,可通过多巴胺替代药物如左旋多巴控制。中期阶段,运动症状恶化,出现平衡障碍、步态冻结和姿势不稳,非运动问题如抑郁、睡眠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加剧。晚期则进展为严重残疾,包括认知下降、痴呆和全身僵硬,最终影响生活质量。尽管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深部脑刺激手术和康复训练,但疾病不可逆,平均病程10-20年,强调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以延缓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