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07:03
在临床实践中,评估心肌功能是诊断和管理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环节。对于常规监测心肌功能,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是超声心动图。其无创、安全、相对低廉、广泛可及且可重复性高的特点,使其成为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基石技术,尤其适用于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超声心动图利用超声波实时生成心脏的动态图像,能够直观、全面地评估心室大小、室壁厚度、整体与局部室壁运动、心脏瓣膜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其核心优势在于卓越的时间分辨率,能够清晰捕捉心脏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的收缩与舒张运动,这是评估心肌收缩力和舒张功能的关键。通过M型超声、二维超声以及多普勒技术(包括脉冲波、连续波、组织多普勒成像),可以精确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金标准指标,同时也能有效评估右心室功能、心脏同步性以及舒张功能参数(如E/A比值、e’速度、E/e’比值等)。负荷超声心动图则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通过运动或药物激发心脏,揭示隐匿性心肌缺血或评估心肌存活性。
尽管心脏磁共振成像因其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心肌组织特征的精准识别(如识别心肌纤维化、水肿)而被视为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尤其在心腔容积和射血分数测量方面精度最高,但其检查费用高昂、耗时较长、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部分患者存在禁忌症(如体内有某些金属植入物、幽闭恐惧症),限制了其在常规、频繁监测中的应用。核素心肌显像(如门控SPECT)虽能评估心室功能和心肌灌注,但涉及电离辐射,且空间分辨率通常低于超声和CMR。综合考虑技术性能、可及性、成本效益、安全性和重复操作性,超声心动图无可争议地成为常规监测心肌功能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决策提供即时、可靠的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