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07:21
痛风是一种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炎症性关节疾病,当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时,尿酸会在关节滑液中形成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组织中,引发剧烈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发作时,最常影响的关节是脚的大脚趾关节,即第一跖趾关节,这被称为“痛风足”,因为脚部远离心脏,温度较低且血流量少,尿酸结晶更容易在此处积聚,导致患者经历突发性剧痛、红肿、发热和触痛,甚至轻微活动或触碰都会加剧不适,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严重影响行走能力。
除了大脚趾关节,痛风还可能波及其他多个关节,包括脚踝、膝盖、手腕、手指(尤其是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以及肘部。这些关节同样易受攻击,原因在于它们往往是身体中温度较低或活动受限的区域,例如脚踝和膝盖在承重时血供减少,尿酸结晶沉积风险高;手腕和手指关节则因日常使用频繁而易受炎症侵袭。发作症状包括关节肿胀、僵硬、皮温升高和功能丧失,严重时可导致关节变形或慢性损伤。痛风发作通常单关节起始,但若不及时控制,可能扩散至多个关节,形成多关节痛风,增加治疗难度。
尽管痛风能影响全身关节,但大脚趾关节作为最常见部位具有诊断标志性,识别这些主要影响关节对早期干预至关重要。通过综合管理如低嘌呤饮食、限制酒精和红肉摄入、保持充足水分及规律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或降尿酸剂,可有效减少发作频率和关节损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理解关节易感机制有助于预防痛风进展,维护关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