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16:12
驾驶安全是每位驾驶者必须时刻谨记的责任。务必确保自身状态适合驾驶。这意味着要杜绝酒后驾驶和药物影响,哪怕少量酒精或某些药物也会严重削弱判断力、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疲劳驾驶同样危险,长途驾驶前保证充足睡眠,途中每两小时休息一次,或感到困倦时立即停车小憩。驾驶前还应检查车辆基本状况,如轮胎气压、胎纹深度、灯光(尤其是刹车灯和转向灯)、雨刮器是否正常,以及油液是否充足,确保车辆处于安全行驶状态。
驾驶过程中,保持高度专注至关重要。坚决避免分心行为,如使用手机(包括手持接打电话、发信息、刷社交媒体)、设置导航、吃东西或与乘客过度交谈。始终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时间反应和制动。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闯红灯、不随意变道,尤其在恶劣天气(如雨、雾、雪、冰)或夜间能见度低时,更应降低车速,加倍小心。养成防御性驾驶习惯,时刻观察周围车辆和行人动态,预判潜在风险。
了解何时应该停止开车同样关键。当身体或精神状态明显不佳时,如突发严重疾病(如心脏病、中风征兆)、剧烈疼痛、眩晕、视力突然模糊或严重恶心呕吐时,应立即靠边停车寻求帮助。如果发现自己反应变得迟钝、判断路况困难、频繁感到紧张或害怕驾驶、经常发生小剐蹭或迷路,这可能是身体机能(如视力、听力、反应速度)衰退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评估。某些慢性疾病或服用特定药物(务必咨询医生确认是否影响驾驶)也可能构成安全隐患。随着年龄增长,定期进行驾驶能力评估是负责任的表现。当确认不再适合驾驶时,应主动停止,选择其他交通方式,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保护,更是对道路上所有其他人的安全负责。安全驾驶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