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10:21
感冒,这个看似寻常的健康困扰,其背后最主要的元凶是病毒。事实上,高达90%以上的普通感冒病例都是由形形色色的病毒引起的。其中,鼻病毒堪称当之无愧的“冠军病原体”,它导致了大约30%-50%的成人感冒。鼻病毒种类繁多(超过100种血清型),这解释了为何人们会反复感冒——感染一种类型后获得的免疫力,通常无法有效抵御其他类型鼻病毒的侵袭。紧随其后的重要角色是冠状病毒(非引起COVID-19的SARS-CoV-2,而是引起普通感冒的季节性冠状病毒),它们也是导致感冒的常见原因,尤其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肠道病毒中的某些类型等,也都是引起感冒症状的常见病原体。
这些病毒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入侵人体:吸入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者触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后,再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病毒一旦进入上呼吸道的粘膜细胞,便会开始复制,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这直接导致了我们熟悉的感冒症状:喉咙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和咳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细菌感染有时会作为继发性感染出现(如鼻窦炎或中耳炎),但它们极少是普通感冒的初始病原体。个体免疫力的强弱、接触病毒的剂量以及环境因素(如寒冷干燥的空气可能削弱鼻腔的防御能力)也会影响是否发病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理解感冒主要由病毒引起至关重要,这直接决定了治疗原则。由于针对这些引起普通感冒的特定病毒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核心在于缓解症状、支持身体自愈,而非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仅对细菌有效)。充分休息、补充水分、使用非处方药物缓解不适是主要方法。预防则侧重于阻断病毒传播链: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在感冒高发季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通风以及增强自身免疫力。虽然流感病毒也会引起类似感冒的症状(流感),但流感通常起病更急、全身症状(如高热、肌肉酸痛)更重,且有其特定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因此医学上通常将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