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07:12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口腔、生殖器黏膜、皮肤和眼睛,其中眼部病变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约50-70%的患者会经历眼病,导致视力损害和生活质量下降。眼部病变通常表现为葡萄膜炎,这是最典型的特征,可分为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伴随眼红、疼痛、畏光和视力模糊等症状。视网膜血管炎是另一个核心表现,引起视网膜出血、棉絮斑和血管阻塞,可能导致视力急剧下降或丧失。这些病变往往是双侧性、复发性的,炎症过程涉及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攻击眼部组织,形成恶性循环,若不及时控制,会加速病情进展。
具体典型表现包括前葡萄膜炎,患者常主诉眼痛、光敏感和视力模糊,检查可见虹膜粘连和房水混浊;后葡萄膜炎则影响视网膜和脉络膜,表现为玻璃体混浊、黄斑水肿和渗出物积聚,严重时引发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炎尤为突出,导致血管渗漏、出血和缺血性改变,形成特征性的“蜡烛泪滴”样病变,可能伴随视神经炎,表现为视盘水肿、视野缺损和色觉异常。其他常见表现包括虹膜炎、结膜炎和巩膜炎,这些炎症反应可反复发作,间隔数周或数月,在疾病活动期加重。值得注意的是,眼部病变的复发性和双侧性是其诊断线索,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波动,从轻微不适到永久性失明,尤其在年轻成年男性中更易发生。
这些眼部病变的后果十分严重,包括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形成、黄斑囊样水肿和视神经萎缩,最终导致不可逆视力丧失。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眼科检查如裂隙灯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排除其他炎症性疾病。治疗策略以控制炎症为主,常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或全身给药,辅以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生物制剂如抗TNF-α药物,旨在减少复发和保护视力。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关键,通过多学科管理可改善预后,但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以应对疾病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