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07:08
在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MS)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的治疗中,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β、那他珠单抗或依库珠单抗被广泛用于抑制异常免疫反应,以延缓神经损伤和疾病进展。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少炎症和髓鞘破坏,但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常见问题包括感染风险增加,如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脑部感染;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或贫血风险;肝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或肌酐水平变化;以及过敏反应如皮疹或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现疲劳、注射部位疼痛或胃肠道不适等一般性不适,这些副作用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加剧疾病本身的不适感。
为有效监测这些副作用,需建立系统的随访机制。定期血液检查是关键,包括全血细胞计数(CBC)以评估骨髓功能,肝功能测试(LFT)和肾功能检测(如肌酐清除率)来追踪器官毒性。影像学评估如MRI扫描可帮助识别PML或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应定期报告症状变化,如发热、异常出血或持续疲劳,以便及早干预。在调整用药策略时,医生需根据副作用严重程度分级处理:轻微副作用如轻度疲劳可通过支持性治疗(如休息或对症药物)管理;中度问题如肝功能轻度异常可能需要剂量调整或暂时停药;严重副作用如PML或重度骨髓抑制则必须立即停药,并切换至替代免疫调节剂或非免疫疗法。个体化治疗计划至关重要,需结合患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和疾病活动度,确保在控制疾病的同时最小化风险。
免疫调节剂在脱髓鞘治疗中虽有效,但副作用管理是长期治疗的核心。通过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科医生、药师和患者教育,实现动态监测和及时调整,能显著提升治疗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最终优化临床结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