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00:57
脊髓炎是一种脊髓的炎症性疾病,在急性期表现为突发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剧烈背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甚至瘫痪,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NMOSD)引起。急性期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是干预的关键窗口,因为及时处理可减轻炎症、防止永久性脊髓损伤和残疾。如果不加以控制,炎症可能导致神经元死亡、脱髓鞘和长期功能障碍,因此医疗团队需快速诊断并启动综合管理策略,以稳定患者状况并促进恢复。
在脊髓炎急性期的干预中,首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包括高剂量皮质类固醇如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以强力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过度激活,通常持续3-5天;对于类固醇无效或由特定自身免疫病因引起的病例,可能采用免疫调节疗法,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血浆置换,以清除有害抗体。支持性护理至关重要,涉及对症管理如镇痛药缓解疼痛、抗痉挛药物控制肌肉僵硬,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例如抗凝治疗防止深静脉血栓、导尿管处理尿潴留、呼吸支持如机械通气如果累及呼吸肌,并加强营养和压疮预防。早期康复介入包括物理和职业治疗,帮助维持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并在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功能性训练;若病因是感染,则针对性使用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这些多模态干预需个体化调整,并密切监测副作用,确保在急性期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