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21:33
威尔逊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负责编码一种铜转运蛋白,在铜代谢中扮演关键角色。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胆汁排泄多余铜分,但患者因ATP7B功能障碍,导致铜在肝脏内异常积累。这一代谢障碍源于基因缺陷干扰了铜的运输和排泄过程,使铜无法有效排出体外,从而在肝脏细胞中沉积。这种积累不仅破坏了肝脏的生理平衡,还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为后续的器官损伤埋下隐患。随着铜水平的持续升高,肝脏成为首要受累器官,而未经及时干预,铜会溢出到血液中,威胁全身系统。
铜在肝脏的过度积累直接引发肝细胞损伤,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加,进而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功能。这表现为肝炎、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最终进展为肝硬化或急性肝衰竭,严重时危及生命。溢出的铜进入血液循环后,易于沉积在脑部基底神经节等区域,引起神经毒性效应。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运动障碍如震颤、肌张力异常和协调困难,以及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或认知功能下降。这些病理变化源于铜干扰神经递质平衡和神经元死亡,如果不加控制,可导致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变。
总体而言,威尔逊氏症的铜代谢障碍是一个渐进性过程,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通过血铜检测和基因筛查可及时识别。治疗以螯合疗法为主,如青霉胺或锌剂,可促进铜排泄并减少积累,有效预防肝脏和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尽管是罕见病,但及时管理能显著改善预后,避免致命后果,突显了遗传代谢病早期干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