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 老来自年性耳聋 的核心病机是什么 与 肾精亏虚 气血不足 的关联更密切吗

用户提问 |浏览443次
收藏|2025/09/17 09:55

满意回答

2025/09/17 10:06

在中医理论中,老年性耳聋,常称为“年久耳聋”或“虚聋”,其核心病机与脏腑功能衰退,尤其是肾、脾两脏的亏虚密切相关。其中,“肾精亏虚”被视为最根本、最核心的病机。《灵枢·脉度》明确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亦为耳窍聪敏的物质保障。步入老年,肾气自然衰退,肾精渐亏,无法上濡清窍,导致耳窍失养,功能衰退,从而出现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肾精亏虚是老年性耳聋发生的内在根基和主导因素。

“气血不足”亦是老年性耳聋的重要病机,且与“肾精亏虚”紧密关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老年脾胃功能减弱,运化无力,气血化生不足。气血是濡养全身脏腑官窍(包括耳窍)的重要物质。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耳,则耳窍失于濡养而功能减退,表现为耳聋、耳鸣。肾精与气血相互化生、相互依存。肾精充足可促进气血化生,气血旺盛则有助于肾精的充盈与封藏。肾精亏虚常导致气血化生乏源,而长期气血不足亦可累及肾精,耗伤肾气,形成“精亏-气血虚”的恶性循环,共同加剧耳窍失养。

老年性耳聋的核心病机在于“肾精亏虚”为本,“气血不足”为标,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肾精亏虚是导致脏腑功能衰退、耳窍失聪的根源和关键;气血不足则是在肾精亏虚基础上,因脾胃功能衰退,导致濡养耳窍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匮乏,共同促成耳聋的发生与发展。在临床辨治中,补肾填精是治本之法,常选用如六味地黄丸、耳聋左慈丸等方剂以滋肾益精;而健脾益气、养血通窍则为重要的治标之法,可辅以益气聪明汤、归脾汤等方加减。唯有精充、气足、血旺,方能使清阳上达,耳窍得养,从而延缓听力衰退,改善老年性耳聋的症状。

匿名

其他回答(0)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