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在MRI上如何分期 生至物制剂治疗前需排除哪些感染

用户提问 |浏览69次
收藏|2025/09/17 12:55

满意回答

2025/09/17 13:24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脊柱关节病,骶髂关节是其早期病变的核心部位,MRI检查在诊断和分期中扮演关键角色。MRI分期通常基于改良的纽约标准或ASAS(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指南,分为多个阶段以评估炎症活动性和结构损伤。0期表现为骶髂关节正常,无异常信号;I期以骨髓水肿为特征,提示活动性炎症,T2加权像上可见高信号;II期出现糜烂和硬化,骨质破坏开始显现,关节面不规则;III期进展为关节间隙变窄和骨桥形成,提示慢性结构性改变;IV期则显示完全融合,关节强直。这种分期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尤其当X线阴性时),还指导治疗决策,如是否启动生物制剂,并监测疾病进展,强调MRI在识别亚临床炎症中的高敏感性,避免延误干预。

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或英夫利昔单抗)是AS的有效疗法,但治疗前必须严格排除潜在感染,因其免疫抑制作用可增加严重感染风险。首要排除结核病(TB),需进行结核筛查,包括PPD皮肤测试、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和胸部X光,以检测潜伏或活动性感染。需评估乙型肝炎(HBV),检查HBsAg和抗-HBc抗体;丙型肝炎(HCV)通过抗体测试;HIV感染也需血清学筛查。应排除活动性细菌感染(如脓毒症)、真菌感染或其他地方性传染病,通过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如全血计数、炎症标志物)实现。这一流程至关重要,可预防感染复发或恶化,确保治疗安全,临床实践中常结合多学科评估以优化患者管理。

匿名

其他回答(0)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