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13:25
脊髓损伤患者常常面临复杂的消化系统挑战,肠胃功能减弱是普遍现象。由于控制胃肠道的自主神经通路受损,肠道蠕动变得缓慢无力,消化液分泌也可能减少,导致食物在消化道内滞留时间延长。这不仅容易引发腹胀、腹痛等不适感,更是慢性便秘的常见根源。患者常感觉吃下去的食物“堵”在胃里或肠道中,难以顺畅消化吸收,整体营养状况和舒适度因此大打折扣。
粗粮,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对健康人群而言是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血糖稳定的优质选择。对于脊髓损伤后胃肠动力严重不足的患者,这些难以被彻底分解的粗纤维反而成了负担。本就迟缓的肠道无力推动这些粗糙的食物残渣,它们堆积在肠道内,吸水膨胀,进一步加重腹胀感,甚至可能形成硬结的粪块,加剧便秘的痛苦,严重时甚至诱发肠梗阻。未经精细加工或含有大量不可溶性纤维的粗粮,往往超出患者脆弱消化系统的处理能力。
面对这一困境,调整饮食策略至关重要。患者及照料者需要将食物形态转向更易消化吸收的方向。选择精米、精面制成的软烂主食,如粥、烂面条、软米饭;优先摄入去皮去籽、煮至软烂的蔬菜瓜果;选择嫩滑的蛋类(如水蒸蛋)、去皮的禽肉、鱼肉等优质蛋白来源;适量摄入易消化的健康脂肪如植物油、坚果酱。烹饪方式上,蒸、煮、炖、焖优于煎炸炒,确保食物质地足够细软。少量多餐能有效减轻单次进食对胃肠道的压力,避免暴饮暴食。充足饮水(除非有医疗限制)结合医生指导下可能使用的温和肠道管理方法(如特定缓泻剂或软化剂),有助于维持肠道基本功能。务必与医生或专业营养师团队紧密合作,根据个体损伤情况、活动能力和具体消化反应,量身定制并持续优化饮食方案,确保在减轻消化负担的获取均衡、充足的营养,维护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