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13:11
睡眠障碍远不止简单的失眠,它是一系列影响入睡、睡眠维持或睡眠质量的复杂问题。失眠症最为常见,表现为难以入睡、夜间频繁醒来或过早醒来且无法再次入睡,并伴随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低落。其成因多样,包括压力、焦虑、不良睡眠习惯、某些药物或疾病等。
睡眠呼吸暂停,特别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另一种严重且潜在危险的障碍。患者在睡眠中上呼吸道反复塌陷,导致呼吸暂停或变浅,常伴有响亮的鼾声。这不仅造成睡眠片段化、日间嗜睡,更因反复缺氧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宁腿综合征则带来一种独特的困扰,患者常在静息时,尤其是夜间,感到腿部深处难以名状的不适感(如蚁行感、麻刺感、拉扯感),并伴有强烈的、难以抑制的活动双腿的冲动,严重干扰入睡。
异态睡眠则涵盖了睡眠中出现的异常行为或体验。梦魇让人从恐怖的梦境中惊醒,心有余悸;睡惊症则表现为突然坐起、尖叫、表现出极度恐惧,但事后往往无法回忆。梦游症患者在睡眠中起身行走或进行复杂活动,而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则更为特殊,患者在生动的梦境中会“演绎”梦境动作,如挥拳、踢腿,甚至可能伤及自身或同寝者。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源于内在生物钟与外部环境(如社会要求的作息时间)不同步。典型的“夜猫子”(睡眠相位延迟)或“早睡早醒”(睡眠相位前移)类型,以及倒班工作或跨时区旅行引发的时差问题,都使患者在需要清醒时感到困倦,在需要睡眠时却难以入眠。嗜睡障碍,如发作性睡病,则以难以抗拒的日间过度嗜睡为特征,患者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如交谈、进餐甚至驾驶时)突然陷入短暂睡眠,还可能伴有猝倒(情绪激动时突然肌肉无力)、睡眠瘫痪或入睡幻觉等独特症状。
这些睡眠障碍形式各异,成因复杂,从心理压力、生活习惯到神经生理异常、遗传因素等。它们不仅严重损害个体的夜间休息质量,更深刻影响白天的精力、情绪、认知功能乃至整体健康和生活安全。认识其多样性是寻求有效诊断和针对性治疗的关键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