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9:28
儿童脊髓疾病在病因上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儿童患者中,先天性和发育性病因更为突出,如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纵裂等胚胎发育异常占据重要比例。遗传性疾病,如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也多在此阶段起病。感染性病因中,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在儿童相对常见,常与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免疫反应相关。相比之下,成人脊髓疾病的主导病因则多为获得性,包括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退行性病变,创伤(尤其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所致),以及转移性肿瘤压迫。成人创伤通常伴随明确的脊柱骨折或脱位,而儿童由于脊柱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较大,更容易发生无影像学异常的脊髓损伤(SCIWORA)。
在预后方面,儿童脊髓疾病展现出独特的双面性。一方面,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脊髓,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和神经修复潜力。在部分损伤(如不完全性损伤、某些炎症性疾病)后,儿童神经功能恢复的上限往往高于成人,康复训练的效果可能更显著,尤其是在运动功能的重塑和学习上。儿童脊髓损伤或疾病带来的挑战更为复杂和长远。生长发育是核心问题:脊髓损伤或脊柱畸形会干扰脊柱的正常生长,导致进行性脊柱侧弯、后凸等严重畸形,影响心肺功能甚至需反复手术矫正。神经源性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在儿童中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其管理不当导致的反复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对发育中的肾脏威胁更大。肌肉骨骼问题,如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异位骨化、足部畸形(马蹄足等)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成人,需要持续干预。儿童患者及其家庭需面对贯穿整个成长过程的心理、社会适应、教育和未来职业融入等多维度挑战。
儿童脊髓疾病在病因谱上以先天、发育和遗传因素为主,而在预后上则呈现出恢复潜力大但生长发育期并发症风险极高、长期管理需求复杂的特点。这要求对儿童患者的诊治必须采取贯穿整个生长发育期的、多学科协作的、以预防长期并发症为重要目标的综合管理模式,其复杂性和长期性远超成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