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07:14
美洲落基山斑点热是一种由蜱虫叮咬传播的严重细菌性疾病,主要流行于美洲部分地区,对户外工作者如农民、林务员、建筑工人和地质勘探人员等“职汉”群体构成显著威胁。预防的关键在于有效避免蜱虫叮咬。身处疫区或进入山林、草地等高风险环境时,务必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将裤脚塞入袜子或长靴内,减少皮肤暴露。在衣物和裸露皮肤上使用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或氯菊酯(用于衣物处理)等有效成分的驱虫剂,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定时补涂。
环境管理同样重要。在工作区域周围,尽可能清除杂草、落叶和灌木丛,减少蜱虫栖息地。在工作间隙和结束后,应立即仔细检查全身,特别是头皮、耳后、腋下、腹股沟、膝盖后窝和腰部等蜱虫容易藏匿的部位。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应使用细尖镊子紧贴皮肤夹住其头部,垂直向上缓慢而稳定地拔出,避免扭转或挤压虫体,随后彻底清洁叮咬处和双手。工作服应用热水清洗并高温烘干,以杀死可能携带的蜱虫。
提高风险意识至关重要。雇主应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疾病症状(如突然高烧、剧烈头痛、肌肉疼痛、皮疹等)和蜱虫叮咬后的紧急处理流程。在高风险季节(如春夏蜱虫活跃期),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植被茂密区域作业,或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措施。一旦在蜱虫叮咬后数日内出现疑似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叮咬史,早期使用特定抗生素治疗极其关键。通过这些综合性的职业防护策略——环境干预、个人防护、勤检身体和及时处理,能最大程度降低“劳山职汉”们感染落基山斑点热的风险,保障野外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