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13:18
血友病作为一种遗传性出血障碍,患儿通常依赖定期输注凝血因子来预防或控制出血事件,但这存在诸多局限,如频繁注射带来的不便、高成本、免疫反应风险以及潜在的感染隐患。随着医学进步,新兴治疗手段正逐步改变这一格局,为患儿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替代方案,旨在减少输注频率、提升长期生活质量。这些创新疗法不仅针对凝血因子的补充,还通过调节凝血途径或修复基因缺陷,实现更持久的保护。
当前新兴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基因疗法、非因子替代药物以及RNA靶向疗法。基因治疗利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将功能正常的凝血因子基因导入患儿体内,促使其自身细胞持续产生凝血因子,临床试验显示部分患者可实现数年甚至更长的无出血期,例如针对血友病A的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疗法。非因子替代方案如双特异性抗体emicizumab,它模拟凝血因子VIII的功能,通过皮下注射每周一次,有效预防出血而不依赖传统因子输注,显著降低患儿日常负担。RNA干扰药物如fitusiran通过抑制抗凝血蛋白抗凝血酶III的表达,平衡凝血系统,适用于血友病A和B患儿,提供口服或注射的灵活选择。这些手段正通过全球多中心研究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部分已获批上市或进入后期试验阶段。
这些新兴疗法带来革命性益处,包括大幅减少出血事件、提升患儿活动自由度和心理福祉,同时降低医疗资源消耗;挑战如高昂费用、潜在长期副作用(如基因治疗的肝毒性风险)以及全球可及性不均仍需解决。未来方向聚焦于优化载体设计、开发更安全的小分子药物以及推动个性化医疗,最终目标是实现血友病的功能性治愈,让患儿摆脱终身输注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