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5 13:11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其核心在于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前或处于萌芽状态时,主动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其发生与发展,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精髓。这一理念超越了单纯对抗已发疾病的范畴,将关注点前移,着眼于维护整体健康状态,通过调和阴阳、扶助正气、疏通经络等手段,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构筑起抵御疾病侵袭的第一道防线。
在疾病预防的具体应用中,"治未病"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未病先防是基础,强调健康状态下的积极养护,包括顺应四时调整起居饮食,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通过情志调节(如保持恬淡虚无)、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合理膳食(注重五味调和、避免偏嗜)以及运用艾灸、推拿、穴位保健等方法,培固正气,消除致病隐患。针对个体体质偏颇(如气虚、湿热、阳虚等)进行个性化调理,纠正亚健康状态,是"治未病"最具特色的实践。
"治未病"理念在现代疾病预防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面对慢性病高发和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其倡导的早期干预、整体调节、个体化方案与健康生活方式,与当代预防医学强调的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高度契合。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状态评估,结合现代检测手段,能更精准地识别高危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养生指导和中医药干预,有效降低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在传染病预防、康复期调养及延缓衰老等方面,"治未病"也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如运用玉屏风散等方药增强免疫力,体现了中医"防重于治"的智慧,为构建全周期健康保障体系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