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 如流感疫苗 是否可能降低感染相关性脊髓炎的发病风险

用户提问 |浏览963次
收藏|2025/08/03 09:56

满意回答

2025/08/03 10:25

感染相关性脊髓炎,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或横贯性脊髓炎(TM),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导致。研究表明,多种常见病原体,如流感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及某些细菌(如支原体)的感染,是触发这类自身免疫性脊髓炎症的重要诱因。其核心机制在于感染可能模拟了神经组织的抗原,或通过全身炎症激活了原本针对病原体的免疫细胞,导致它们错误地攻击脊髓中的髓鞘或神经细胞,引发炎症、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从逻辑上推论,预防这些原发性感染有可能降低后续发生此类免疫介导的脊髓炎的风险。

疫苗接种的核心作用正是预防特定病原体的感染及其引发的严重疾病。例如,流感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显著降低了感染流感病毒及其并发症的可能性。鉴于流感病毒感染已被报道为ADEM等疾病的重要前驱感染之一,广泛接种流感疫苗理论上可以减少由流感直接触发的脊髓炎病例数量。更重要的是,疫苗不仅能预防目标病原体本身,还可能通过减少整体感染负担,间接降低机体暴露于其他可能诱发交叉免疫反应的病原体或处于高度炎症状态的机会,从而为脊髓提供更广泛的保护。

虽然直接研究疫苗接种与感染相关性脊髓炎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大型临床试验相对缺乏,但流行病学数据和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一些观察性研究显示,在流感季节或感染高发期,ADEM等疾病的发生率可能随之波动。成功控制特定感染性疾病的疫苗接种计划(如麻疹、风疹、水痘疫苗)也间接支持了减少感染源能降低其相关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理念。疫苗本身具有的“免疫训练”效应,可能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使其反应更精准,减少过度或错位的自身免疫攻击风险,尽管这种调节作用对脊髓炎的具体影响仍需深入研究。

需要强调的是,疫苗接种后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包括脊髓炎在内的神经系统不良事件,但其发生率远低于相关自然感染导致的风险。在权衡利弊时,科学界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广泛共识是:疫苗带来的预防原发感染的益处,及其在降低包括感染后自身免疫并发症在内的整体疾病负担方面,远远超过其极小的潜在风险。遵循推荐接种疫苗(如年度流感疫苗),是保护个体免受目标病原体侵害、维护整体健康、并可能间接降低包括感染相关性脊髓炎在内的严重继发性免疫并发症风险的重要策略。

匿名

其他回答(0)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