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3 13:21
长期失眠,定义为持续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超过三个月,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障碍,影响全球约10%的成年人。这种状态不仅导致白天疲劳、精力不足和情绪波动,还可能成为多种严重健康问题的催化剂,严重影响整体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睡眠是身体修复和大脑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长期缺乏会扰乱生物钟和激素平衡,从而埋下健康隐患的种子。
在心理健康方面,长期失眠显著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因为睡眠不足会破坏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如血清素和多巴胺,导致情绪调节失调和认知功能下降;一项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显示,失眠患者患抑郁症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以上。身体层面,它直接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这是由于慢性失眠引发炎症反应、血压升高和血管损伤;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上升,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食欲调节激素如瘦素和胃饥饿素,导致代谢紊乱和体重增加。认知功能受损是另一个关键问题,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决策能力下降,这可能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进程;免疫系统功能削弱,使身体易受感染,如感冒或流感,并增加癌症风险。社会安全方面,疲劳引发的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或工伤,也成为高发问题,据统计,失眠相关事故每年造成数千人死亡。
长期失眠的健康后果是多维度的,从心理到生理,甚至危及生命,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包括改善睡眠卫生、寻求专业治疗或行为疗法,以预防这些连锁反应并提升整体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