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为什么会引发脑梗

用户提问 |浏览1151次
收藏|2025/08/04 06:54

满意回答

2025/08/04 07:0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源于动脉壁内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的沉积,形成硬化的斑块。这些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和硬化,影响血液流动。动脉粥样硬化通常与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和吸烟等风险因素相关,它会削弱血管弹性,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在脑部,颈动脉和脑动脉是易受影响的区域,斑块的积累不仅限制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还使血管更容易发生破裂或阻塞,从而为脑梗埋下隐患。

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不稳定时,可能发生破裂,释放出内部物质,吸引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这个血栓可以完全阻塞血管,或部分脱落成为栓子,随血流漂移到脑部小动脉,造成局部缺血。如果缺血持续数分钟,脑组织就会因缺氧而坏死,引发脑梗。具体来说,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的主要诱因之一,因为它们位于脑血流的上游,一旦阻塞,会迅速导致大脑区域的血流中断。斑块本身增大也可能直接压迫血管,减少脑部供血,进一步加剧缺血性损伤。

脑梗的后果严重,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如肢体瘫痪、言语障碍或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危及生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脑梗,关键在于控制风险因素:通过健康饮食(低脂、高纤维)、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以及管理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定期体检和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也能有效减缓斑块进展,降低脑梗风险。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保护大脑健康。

匿名

其他回答(0)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