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梗 它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用户提问 |浏览607次
收藏|2025/08/10 06:57

满意回答

2025/08/10 07:11

脑梗,医学上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或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突然阻塞,导致其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梗死)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核心医学定义在于脑血管内血流中断,造成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离子失衡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最终引发相应区域的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这种阻塞通常源于两种主要机制:一是血栓形成,即脑血管自身因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形成血凝块堵塞管腔;二是栓塞,即身体其他部位(如心脏、大动脉)形成的血栓或斑块脱落,随血流漂流至脑部较细的血管处卡住,阻断了血流。

当脑血管阻塞后,其供应的脑组织在短时间内即开始经历一系列致命的病理生理变化。脑细胞对缺氧极其敏感,血流中断几分钟内神经元功能即开始丧失,若持续缺血超过一定时间(通常认为核心区域约4-6分钟),脑细胞将发生不可逆的坏死。这一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缺血级联反应”,包括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离子超载、自由基爆发、炎症反应激活等,进一步加速脑组织的损伤和死亡。梗死灶的中心区域(核心梗死区)通常难以挽救,而围绕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虽然功能受损但尚未完全坏死,是急性期治疗的关键目标区域。

脑梗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突发,取决于梗死发生的部位和范围。常见症状包括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眩晕伴呕吐、行走不稳、剧烈头痛等。这些症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脑梗的危害巨大,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成人致残的首要原因之一。幸存者常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偏瘫、失语、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识别早期症状(牢记FAST原则:Face面瘫, Arm手臂无力, Speech言语不清, Time迅速就医)并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救治至关重要。

预防脑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首要的是严格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三高”),它们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基础。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均衡饮食(如地中海饮食)、规律运动同样重要。对于特定人群,如房颤患者,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心源性栓塞至关重要。已发生过脑梗的患者,需长期坚持二级预防用药(如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并定期随访。理解脑梗的定义、机制和危害,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该急重症的认识,促进早期识别和预防,从而降低其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

匿名

其他回答(0)
0人关注该问题
+1
 加载中...